服装设备

上半年安徽省外贸显出强大韧性进出口增速全国第四

安徽日报讯记者郑莉报道日前,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全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相关情况。数据显示,安徽外贸在变局中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上半年进出口增速排名全国第四,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幅分别较全国高12.2个百分点、9.7个百分点和15.5个百分点。5月份和6月份进出口、进口、出口值均呈两位数增长,外贸企稳向好态势有所巩固。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聚力‘六稳’‘六保’,统筹推进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千方百计推动安徽外贸逆势增长。”合肥海关副关长潘楚雄介绍,根据合肥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增速比前5个月提升1.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在中部、中西部和全国分别排名第1位、第3位和第12位。

具体来看,安徽省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贸易结构优化。上半年,安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亿元,增长12.2%,占比73.7%,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亿元,下降5.4%,占18.4%;以保税物流进出口.5亿元,增长47.1%,占7%。此外,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8万元,增长4.5倍。民营企业占比过半,主体作用凸显。上半年,安徽民营企业进出口.9亿元,增长17.4%,占比51%,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欧美市场增长较快,一带一路保持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亿元,增长5.4%。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步增长。主要出口产品中,家用电器出口.3亿元,增长19.7%;笔记本电脑出口.5亿元,增长22.2%;纺织服装出口.8亿元,增长39.2%。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品进口大幅增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增幅高于全省,合肥、芜湖合计占6成。上半年,安徽省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3亿元,增长25.5%,高于总体16.5个百分点。

相关报道

合肥海关四方面举措助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

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合肥海关副关长潘楚雄表示,今年以来,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合肥海关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持续推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出台口岸疫情防控和通关便利化18条、支持中欧班列发展16条、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11条等措施,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助推企业复工达产,全力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主要做了4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大平台建设。合肥海关积极落实国务院促进综保区发展“21条措施”,支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等8部委验收,安庆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与安徽省商务厅定期研究推进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加强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上半年,安徽省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3亿元,增长25.5%,高于总体16.5个百分点。安庆整车进口实现“零突破”。

二是深入推进大通道建设。合肥海关支持对接“一带一路”,与满洲里海关签署促进中欧班列便利化通关合作备忘录,保障合肥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出口直放、进口直通”,上半年,合肥中欧班列共开行列,运载货物59.2亿元、同比增长11.34%。支持做大国际航空物流,推动新桥国际机场全货运包机快速复航、加密班次,上半年进出境货运量同比增长72.4%。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合肥海关联合安徽省商务厅,不断深化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创新不见面审批、货主免到场查验等措施,大力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今年上半年,安徽出口整体通关时间1.43小时,比全国同期快1.03小时,较年压缩83.51%;进口整体通关时间70.43小时,较年压缩66.47%。

四是积极推进贸易新业态发展。合肥海关助力皖货买卖全球,支持安庆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国际邮件监管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允许企业采取“业务先办、资料后补”等容缺办理方式,截至7月20日,安徽省有家外贸企业有进出口贸易实绩。加强防疫物资通关和质量安全保障,与安徽省商务厅紧密协调拓渠道、保订单、畅通道,上半年出口防疫物资超70亿元,为全球抗“疫”注入“安徽力量”。

潘楚雄表示,下一步,合肥海关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与安徽省商务厅等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道,持续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外贸促稳提质,积极为安徽开放发展贡献力量。

安徽省上半年商务经济止跌回升稳定运行

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朱丹指出,今年以来,安徽全省商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认真抓好疫情防控市场保供的同时,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商务经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止跌回升、稳定运行。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进出口总值.6亿元人民币、增长9%,总量居全国第12位、中部第1位,增幅高于全国12.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实际使用外资.5亿美元(含再投资、留存收益等到资)、增长3.2%,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8.9%;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亿元、下降3.5%,降幅浅于全国7.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二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实现由负转正。

朱丹介绍,安徽省商务厅的主要措施有:

——主动应对双向冲击,多措并举稳外贸。

面对疫情造成的外贸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冲击,安徽省商务厅着力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

一是全力“保订单”。对安徽省多家出口实绩企业开展全覆盖包保服务,对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以及部分对产业链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进行常态化跟踪帮扶。上半年,全省外贸前十强合计进出口.1亿美元,占全省同期进出口35.9%、增长19.8%。

二是大力“拓市场”。安徽省商务厅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第届线上广交会、第30届线上华交会,对接客户、拓展市场。与外贸平台企业合作,举办安徽线上国际市场开拓系列活动。严格质量监管,积极协调推动防疫物资出口,其中会同合肥海关开通疫情防控物资进出口绿色通道,为手续齐全的优质企业提供快速验放通关服务。上半年,安徽省医疗物资出口12.4亿美元,同比增长5.8倍。与阿里巴巴平台以及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合作,努力帮助外贸企业拓展线上线下的内销渠道。

三是培育“新业态”。安徽省商务厅积极推动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等龙头企业加强合作,会同合肥海关等单位,推动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发展,指导新获批的芜湖、安庆跨境电商综试区加速建设,支持现有跨境电商重点企业和平台做大做强,加大对企业租赁和建设海外仓支持力度,上半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50%以上。

四是积极“优政策”。安徽省商务厅先后制订并以安徽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15条、“稳外贸”11条。会同安徽省财政厅根据疫情“由内到外”的变化,及时优化外贸政策支持方向,出台物流仓储、线上国际市场开拓、医疗防护物资出口、出运前保费、法律援助服务等五个方面支持措施。联合中国出口信保安徽分公司,采用政府统一投保方式,实现全省年所有出口额万美元以下小微企业的统保政策全覆盖。建立“政府+银行+信保”合作机制,大力推广“信保贷”、“贸银贷”等银保合作模式,着力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别签署相关合作协议,针对外贸企业提出相关金融服务优惠举措。

五是合力“畅通道”。会同合肥海关等单位,建立健全国际物流保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铁路、港口、航空等国际运输通道作用,解决外贸国际物流不畅问题。与沪苏浙签订《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联盟合作共建协议》,进一步优化长三角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突出项目优化环境,千方百计稳外资。

面对疫情导致的外出洽谈暂停、企业来访暂缓、外资项目推进受阻等困难,安徽省商务厅紧盯外资大项目、大平台,强化企业服务指导,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千方百计稳住外资基本盘。

一是强化项目推进。建立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实施省市县三级调度。完善安徽全省利用外资重点项目库,摸排外资项目多个,重点做好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跟踪服务。截至6月底,两届世界制造业大会集中签约项目中,有个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79.7%。

二是强化企业帮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外资企业联系帮扶机制、重点外资企业问题反馈“直通车”机制,构建安徽“外企之家”服务网,对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重点外资企业外籍人员入境等问题实行“24小时响应”,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防疫物资、关键原辅料、重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运输等方面困难,增强外资企业信心。

三是强化投资促进。积极推行不见面招商,实施“云签约”活动,探索推进专业招商、委托招商、“基金+产业”招商等新模式,形成一批合作成果。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正式签署合资合作协议,大众集团注资10亿欧元、总投资亿元人民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合肥设立,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总部也将落户安徽。当前,正积极筹备举办江淮线上经济论坛暨“六百”企业对接活动,签约一批合作新项目。

四是强化平台建设。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试点经验,在合肥经开区设立首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示范区。印发《关于加强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科学规划布局,建立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发展长效机制。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有效促消费。

安徽省商务厅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主动采取措施,着力激活消费市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方式,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创新举办消费活动。在大力推动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同时,积极顺应疫情防控形势下“云经济”的新型消费方式,谋划实施了“皖美云端购”系列活动。“皖美好车云端购”活动实现汽车销售多辆、成交金额约9.4亿元。“皖美徽菜云端购”实现餐饮销售收入3.2亿元、增长40%。与阿里巴巴联合主办“皖美好物云端购--惠聚安徽暖心电商消费节”活动,安徽电商企业在阿里平台共销售.7亿元,同比增长22.2%。组织企业参加商务部举办的“双品网购节”,指导各地、协会和重点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促消费活动。

二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启动安徽省“电商直播年”系列活动,推广直播、短视频等创新零售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发展“在线经济”。1~6月份安徽省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3亿元,同比增长38.7%。加快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农村产品网销额亿元,同比增长21.6%。

三是完善提升消费载体。加强步行街及“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改造,推荐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申创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组织评选13家“安徽省特色商业街”,全省特色商业街达51条。

朱丹表示,下一步,安徽省商务厅将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六稳”“六保”,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调度,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扩大消费,努力完成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4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