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备

深度专网通信惊天大骗局

发布时间:2023/5/21 17:58:14   

记者

郭净净

编辑1

“专网通信业务”是近期搅动A股市场最大的“黑天鹅”。

自5月0日上海电气(.SH)自曝百亿损失风险后,宏达新材(.SZ)、瑞斯康达(.SH)、国瑞科技(.SZ)、汇鸿集团(.SH)、中天科技(.SH)、凯乐科技(.SH)、中利集团(.SZ)、康隆达(.SH)等A股上市公司纷纷披露类似业务产生重大损失的风险。同时,投资者惊讶地发现,去年陷入退市风险的*ST华讯(.SZ)也是同样问题。

这些上市公司都陷入了一个由神秘人隋田力打造的以“专网通信业务”为饵的局。在这个“专网通信局”中,上述上市公司累计涉及的风险金额已达约亿元。8月2日,隋田力实际控制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海高通信(.NQ)终于承认,自今年7月底开始“失联”的实际控制人之一隋田力“目前因涉及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

上海星地通公司门口。摄影:郭净净

海高通信上海办公楼下。当日,记者到海高通信公司走访,未见到隋田力;三位女性员工在公司办公。摄影:郭净净

随着*ST华讯、宏达新材等相关公司更多“不得为外界所知”的信息公开,市场对这个“由客户指定供应商、几乎全款对供应商付款但对下游销售却只能提前拿到10%首付款、所有上市公司不知道产品用到哪里”的“专网通信业务”模式有了一些了解。

但这远远不够。专网通信业务究竟是干什么的?产品用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上市公司能接受这个看起来并不合理的交易模式?隋田力怎么能以一己之力说服数十家上市公司?……更多疑问还有待解开。

亿“连环雷”爆了

现在看来,专网通信业务爆雷并不意外。

早在年年底,*ST华讯子公司南京华讯方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华讯”)就已经燃起“引火线”。

年12月24日,*ST华讯突然宣布,拟将公司及南京华讯等部分子公司部分应收账款共计.48亿元转让给控股股东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讯科技”),目的是为了“减少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然而,其资金问题并没有解决。年2月,*ST华讯披露,南京华讯1亿元银行贷款自年12月26日已经逾期;之后,公司银行账户、控股股东股权等先后遭冻结。

南京华讯的“秘密”直到年6月才由审计机构揭开。去年6月14日,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对*ST华讯年年度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原因是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发现,南京华讯向富申实业公司销售商品涉及的货物验收单、访谈等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审计机构“无法判断交易的真实性,以及相应的收入确认与成本结转是否恰当”。

此外,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还对*ST华讯的预付账款往来情况、存货等情况产生质疑。其中,因前述无法判断收入真实性,南京华讯应收账款中应收富申实业公司、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五十五所”)、南京华脉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余额无法判断;同时在南京华讯预付款项中,预付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星地通”)、江苏北康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微平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余额,也让审计机构无法判断恰当性;针对南京华讯与江苏翰迅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艾普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采购货物等名义发生大额资金往来等情况,审计机构也无法判断该等资金往来的性质和实际用途。很快,这家从事军事通信业务的上市公司陷入退市危机。

“引火线”已经点燃,直到一年后才真正引爆。年5月0日,上海电气突然提示重大风险称,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气通讯”,持有40%股权)对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分公司(合称“首创集团”)、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工投集团”)、富申实业公司和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京长江电子”)的应收账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极端情况下最终可能对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造成8亿元的损失;此外,上海电气通讯在商业银行的借款12.52亿元,也存在无法按约清偿的风险。

上海电气通讯主要生产、销售专网通信产品。这是专网通信业务首次进入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6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