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设备 >> 服装设备市场 >> 打造中国速度,解密阿迪达斯三大物流中
“目前,我们在上海和苏州可当日达,国内其它20多个城市实现次日达。”6月27日,阿迪达斯在中国新落成的苏州第二个物流中心对外开放,这座占地面积9.4万方的新物流园区也是其在中国的第三个物流中心。
连续20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让这家来华20余年的德国运动品牌正经历其在中国市场的高光时刻。新建物流园是为了缓解订单压力,但从长远看,其一方面正适应中国新消费体系下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国内新物流和数字化供应链正成为行业洗牌的关键点。
为此,阿迪达斯重点提出了“速度”和“资源开放”等战略方针,严谨和极简依然是这家德国企业打造“中国版供应链”的关键词。
三大物流中心辐射东西南北,中国区物流网初具规模
①占华南华西服装配饰量一半以上。据介绍,该物流中心一层为仓储区,总货物存储容量约为70万箱,高峰期可容纳近万件货品,二层为分拣区,分拣机每小时可处理数万件货物。
物流中心于年11月进入试运营阶段,目前已实现全面运营,可配送超过万件服装及运动装备,“占到年华南和华西服装配送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年达到满负荷运营后,该数字更将翻倍。”阿迪达斯中国区物流分拨中心管理高级总监-乔小东表示。
绿色可持续也是该物流中心的一大特点,作为阿迪全球目前 拿到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金奖认证的物流中心,阿迪为该物流中心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等一系列节能设备,屋顶上有很多特殊的LED照明设施,它的作用是放大自然光,所以哪怕户外光线比较暗,也可以让室内亮如白昼。
此外,物流中心还收集雨水用于园区内的绿地灌溉,及时回收废弃物,并鼓励员工在厂区内使用电动车或自行车代步,以降低 化碳排放。
②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初具规模。包括新物流园区,阿迪达斯目前在中国已有3个物流中心,2个在苏州工业园区内、共占地23万平米的新旧物流中心共同服务华东,华南,和华西,也是阿迪在全国的主要发货中心。另外,阿迪达斯在天津还有一个辐射京津冀等华北地区的物流中心,天津物流中心占地15余万平方米。
也就是说,随着新物流园区的落成,阿迪目前在中国内陆区域的辐射网络已经布局完成。“未来,苏州两座物流中心将与天津物流中心一起,形成覆盖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物流网络,助力品牌供应链体系实现战略性升级。”阿迪达斯亚太区供应链管理高级副总裁TimMangham表示。
供应链建设成阶段目标,尤其在中国市场
供应链对于零售企业的库存影响非常大,而库存会对盈利能力造成影响,这也是其在中国区加快物流系统布局的原因之一。
今年3月,阿迪达斯发布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中有几个数据很亮眼, 是电商增长强劲,年自有电商收入增长了36%;第二是北美和亚太成为其增长最快的两个区域,而亚太地区增长主要受中国市场增长23%拉动影响,而阿迪更将亚太区总部放在了上海。用乔小东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已成为阿迪达斯增长最快的市场。”
中国市场连续20个季度双位数增长让阿迪越来越舍得投入,但同时单量的增长也带来物流与供应链承压过重的问题。
“阿迪达斯天津物流中心于年启用,原计划与苏州一号物流中心一起,承担品牌在年前的商品配送量,但其已于年达到满负荷运营。为进一步满足各地区货品配送需求,为品牌线下、线上渠道业务成长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与保障,阿迪达斯在全球范围内集结各领域专家,共同打造了SZDC2苏州二号物流中心。”阿迪达斯告诉笔者。
早前,集团财报中也透露,由于中等价位服装供应链短缺,阿迪达斯预计年销售额维持5-8%的增速,但上半年将受到供应链的影响,增长率预计将维持在3-4%。这个消息曾一度引发阿迪达斯的股价跌达5%。
不过,阿迪达斯也明确表示将加大供应链管理和投入。为此,年2月,阿迪达斯宣布了对马丁·尚克兰(MartinShankland)的任命,作为全球业务运营主管,主要负责供应链管理,包括前文提到的TimMangham就是年新上任的亚太区供应链管理高级副总裁。
据介绍,TimMangham自年起就在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上海总部担任同等职务,主要负责品牌在大中华区的采购、订单管理及分销业务。
自建物流系统成“潮流”?供应链生态才是最终目标
而随着智慧零售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为了快速响应更随机、更极速的消费需求,快消品牌商们纷纷自建物流系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除了阿迪达斯,包括Nike、李宁,娃哈哈,加多宝、瓜子二手车,甚至上周刚被爆成功注册快递商标的小米,都在重金加码自己的物流系统,电商巨头腾讯和阿里更是频繁下注。
TimMangham也告诉笔者,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讲,千人千面的需求是一个挑战,“阿迪针对批发商类的客户和零售消费者采取不同的战略,尤其在中国全渠道的背景下,购物方式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这要求我们更多、更 的投入,包括技术,渠道,产品等整个链条投入优化。比如线上渠道,就要提供更快速的发货系统”。
自建物流系统有两个明显的好处,短期看可提高服务品质、物流成本更可控,长远看物流系统可作为盈利引擎,但归根到底,企业们在乎的还是生态供应链。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供应链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因为只有全渠道供应链打通了,降本增效才能做到 ,也更大的利好消费。所以,企业们已经开始提前布局,走在产业互联网升级以及数字化供应链换道的路上。
我们知道,过去消费互联时代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