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备

涅槃重生元首集团几经波折化茧成蝶

发布时间:2022/12/23 22:58:47   

     年,济南针织厂从北园大街号创建成立(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年,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与济南诚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济南诚达毛巾有限公司、济南诚益机械有限公司和济南第七棉纺织厂4家企业国有资本划转组建,正式成立了济南元首集团有限公司。

     在之后25年市场洗礼和改革变迁中,元首集团已经逐渐成长为集棉纺、针织面料及针织服装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纺织服装企业集团。据悉,集团现有员工余人,资产总额14亿元,在济阳区和平阴县分别建有针织智能化工厂和棉纺产业基地,面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出口贸易。

     现在的元首集团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带头人的谋略,通过一系列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级制造装备,以及不断提升的生产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济南工业强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在刚刚组建后的年,元首集团根据当时兼并联合政策,整体被划转至中国华诚集团,成为央企子公司。年又被整体移交至济南市国资委,重新恢复属地管理状态。之后,借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集团对所属诚通纺织、诚达毛巾、诚益机械和七棉等4家企业实施了政策性破产,仅保留集团公司、元首针织存续经营。

     事实上,元首针织一直都是元首集团的产业基础,然而由于建厂时间早,时常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空间受限等现实问题。这个格局,一直到年平阴十万纱锭棉纺项目和元首针织济阳工业园项目规划启动建设,才被打破。

     年6月,元首集团利用破产企业资产的变现资金,在平阴县安城镇工业园区内启动十万纱锭的棉纺基地建设,计划总投资4.96亿元,共分两期建设。两年后的年12月18日,一期5万纱锭正式投产运营,这也使得集团形成了从原棉、纺纱到编织、印染、成衣、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

     年,对于元首集团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在一期五万纱锭的基础上,集团又对气流纺生产线进行扩张,总体达到折合纱锭7.5万锭,年产棉纱余吨。与此同时,这一年的10月底,元首针织整体搬迁进入济阳针织工业园,经过产业调整和设备更新,达到了年产万件服装、吨面料的能力。

     “纺织服装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多数人眼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年济南提出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后,集团急需将制造变为‘智造’。”济南元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吉洪告诉记者。

     如今在平阴的元首纺织,现有7.5万纱锭,万锭用工在45人左右,从开松、清花、多仓、梳棉、预并、条并卷,一直到精梳、粗纱、细纱等工序,全部实现了设备自动化和连续化。“二期三万纱锭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引进,我们将采用紧密卡摩纺技术,通过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自动打包机等成套智能纺纱设备,实施纺纱全流程数字化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张吉洪介绍,这一举措将实现万锭用工在25人左右,达到国际先进制造水平。

     而在济阳的元首针织,其搬迁后仅新增设备投资就超过1亿元。重点打造以染化料、助剂自动输送系统为核心的印染控制管理系统,实现在线采集、智能化配色及工艺自动管理、染化料中央配送、半成品快速检测等,从过去单一装备的数控化向整个车间的智能化转变。

     除此之外,围绕服装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元首集团也正在探索和引进自动化缝制单元、智能吊挂系统、柔性整烫系统,并建立整个生产流程的ERP管理系统,加快工业互联网和5G网络的应用,提高运转效率。

     可以看到的是,改革化、智能化,都为元首集团赢得了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在济南,借助科技创新能力赋能先进制造业的元首集团,让纺织这个昔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蝶变”还在稳步孕育中,更大更美的纺织梦还将在这里上演。

原标题:涅槃重生:元首集团几经波折“化茧成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7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