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和谐,是东胜的第一内核。
知乎上有人发起一个问题——“外地人在鄂尔多斯生活是什么体验?”
一位浙江籍、在东胜工作的网友举了几个例子:
东胜人好,热心,格外照顾外地人。头疼脑热或者打不上车,总有阿姨或大叔张罗送你就医,载你一程。
东胜人开车文明,大多会主动礼让行人。
东胜治安好,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总会看到巡逻车在执勤,走夜路也不怕。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里,这座每5人就有1名志愿者的城市,正以独具辨识度的内在品质,探取精神文明的新高度。
在东胜街头,人们总是显得气定神闲,自信从容,很少看到恶语相向、剑拔弩张的一幕。偶有小剐蹭、小摩擦,调侃两句、交换名片,也就交了朋友。
一种普遍包容的心态,空气一般充盈在城市的各处,予文明以充足的氧气。
这种气质的养成,要从东胜的履历和价值取向里寻找答案。
↑宜居宜业的东胜迈步文明新征程。和美东胜
十余年前,鄂尔多斯市GDP因煤炭资源禀赋而爆发式增长,一度令东胜风光无两,市民们普遍参与和见证着“不差钱”的日子,见过了大世面,经历了大场面。
而年随着煤价下跌袭来的“经济阵痛”下,东胜迎来苦日子,因煤而兴的民间借贷和房地产市场遭受寒冬。
个别人开始唱衰东胜,认定一个明星城市就此陨落。然而,东胜人的坚韧超乎人们的想象。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东胜在杂乱的声音中冷静分析形势,理性把握走势,全面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并且再度站上了经济的高点、发展的前沿。
如今,东胜城镇化率95.13%,综合经济实力上榜全国百强区;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4座、自治区级绿色矿山20座,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今年前三季度,东胜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东胜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浮沉之间,东胜人练就了能屈能伸、笑看风云的品性,习得了一套脚踏实地、与人为善、美美与共的处世哲学,也收获了开门建区、笑迎四方带来的利好。
21世纪初,东胜区约有常住人口26万人。二十多年来,东胜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空间,同时逐年优化营商环境,为外来人口营造宾至如归的感觉。如今,这里常住人口超过57万人,东胜吸引人才的“海绵效应”初显。
从人口养成看,东胜是现代版的商埠,五方杂处,八面来客,城市发展的脉络涵养出包容的城市精神。
在当下,东胜人好客友善、乐于助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你可以看到饭店老板时常请环卫工人免费吃早餐,社区街道给快递小哥提供一个歇脚的驿站,这是城市文明的细节,更是包容的体现。
↑现代化城市美景跃然眼中。在东胜生活了12年的乌克兰姑娘奥丽亚说,“我见证了这里惊人的发展速度,生活在这座城市让我感到了温情与美好。”
在这里,不论国籍、不分民族、不讲“里外”,人们更愿意以“东胜人”自居。
友善的人,包容的城,就像一对双生子,彼此塑造,共同成长,练就了极具辨识度的东胜精神,也组成了以此为基因的东胜文明。
温暖东胜
温暖,是文明的皮肤。东胜这座城市,触摸起来,总是热而富有弹性的。
这些天,一篇10万+文章《“可怕”的鄂尔多斯》沸腾了鄂尔多斯人的朋友圈,也感动了许多外地人。
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年6月,东胜一家面馆老板的2岁女儿患急性白血病,后期治疗还需大量资金。热心市民发朋友圈,希望人们去这家面馆吃一碗面,帮助孩子筹集医药费。
这一呼吁,除了同城的,各旗区的人也专程跑去吃面。两天时间,面馆一家共收到爱心款近40万元。
这则当年轰动全国的“一碗面煮沸一座城”,就发生在东胜。
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文明家庭......暖心的故事不断延续,在东胜,这些鲜活的故事,折射着时代的光影,彰显着新时代的印记和未来。他们之中,有为爱坚守,多年悉心照顾患病的公公婆婆的莫日根托亚;有坚守岗位,解决设备故障后才连夜赶回千里之外的老家举办婚礼,人称“旋转的陀螺”吴秀峰;有勇救落水儿童的柴军,有火场中的最美背影郝建伟;有先后组织参与助困公益活动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超小时的张美秀;有60年入党初心不变,默默奉献,无私为居民服务超10年的耄耋老人辛金庄......
↑全面推进群众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羊绒产业重地,东胜是著名服装品牌“鄂尔多斯”的故乡,是“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唱响地。因为这些人、因为他们的故事,东胜“温暖牌”有了新故事、新内涵。
曾经,鄂尔多斯经受经济断崖式下滑的煎熬。有人一夜间破产,有人遭遇财务危机,不少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几乎人人被“寒冬”裹挟。
逆境中,东胜人也曾彷徨消沉,但依旧一副热心肠。
遇见他人的苦难,不抛弃,不放弃,这种“许三多”精神在东胜人看来,简单得如同一句家常:都不容易,互相拉扯一把,也就过去了。
这些故事背后,是人性的本色驱动,是集体的守望相助,是城市归属感的自然流露,涌动着东胜人的情感,也闪烁着城市精神之光。
诚然,移步换景是文明的一个侧影,然而,面对困境,民众爆发出巨大合力和正能量,才是高度文明的深刻显影。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说,城市精神是支配市民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导向的精神力量,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东胜主政者富有远见地格外珍惜市民这份淳朴善良的品质,从意识形态和制度上加以引导,使其得以传承发扬。
从斑马线前的文明礼让到抬眼即见的文明引导,从满城遍现“红马甲”到层出不穷的“东胜好人”……文明细雨绵绵滋养着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近年来,东胜区各行各业涌现出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达到数百人,10万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更有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接踵而来。
今年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正是吃紧时。东胜近名志愿者加入疫情阻击战线,以“小家”守护“大家”。这只是东胜“文明夜空”闪烁众星中的一颗。
在东胜区,每5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规模已达到10万余人,40多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引领,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全年活跃在大街小巷、城区陌野。
善治东胜
十字街心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公园拴着两只猴——东胜人这样揶揄过去的街景。
而现在,从高空俯瞰,绿道环绕,水系连通;园中建城,城中建园,漫步其间,生活、产业、艺术和景观和谐统一,是中国西北部为数不多的格调之城。
这样的巨变,要归功于东胜的善开拓、善经营,更脱不开画龙点睛的一笔——善治。
东胜善治,有口皆碑。十余年来,东胜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轮并进”,孜孜以求“人的素质提升”,把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
法治思维推动素质提升——东胜在全国较早施行了机动车礼让行人规定,“车让人”已成为全民自觉,《鄂尔多斯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市民文明行为的自觉养成;开展系列文明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停一停、让一让、笑一笑诠释东胜市民新风尚;
思想引领激发情感共鸣——东胜在自治区率先常态开展各类文明主题活动,余名百姓宣讲员、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进机关、进公园、进社区、进车间、进学校,“雨润无声”播撒文明种子,年均数百场次;建成文化馆分馆24处、图书馆分馆处,获评“全国书香城市”;
↑东胜市民幸福节节攀升。城市管理全息智能化——东胜无线网络覆盖全城,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无人机巡查、处城市道路摄像头等,形成“线上+线下+热线”全息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精准、高效、稳定、公正;
环境靓化下绣花功夫——余处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点缀全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出门入画、移步换景是东胜人的生活写实;
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网上可办率97.86%,“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承诺时限压缩84.91%,项审批部门事项纳入“综合一窗受理”,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持续开展电动车“一盔一带”、挂牌工作,超10万台电动车完成车牌安装;
社会和生态环境安全怡人——平安东胜建设成果持续巩固,助力鄂尔多斯市获得平安建设全国最高荣誉“长安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天以上,“东胜蓝”成为城市魅力新名片……
↑绿道环绕,水系联通,环境怡人。东胜善治,从全国书香城市、十大平安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一系列收入囊中的国家级荣誉可窥一斑。
年,鄂尔多斯市入选国家西北部唯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参与将于年启动的首届典范城市评选,与深圳、成都、青岛等“竞争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虽然已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但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好比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蜀道难,但鄂尔多斯表示“志在必得”。至于怎么“得”,主城区东胜区承担着创城测评80%以上实地点位的使命。善治,是面对成都、深圳等超级对手,在文明城市的“标准”之上,超标准培育“典范”气质,竞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肯綮。
向“典范”晋级,东胜人认为“赢”不是重点,而是新的开始。
“我们不缺‘典范’的种子,只是需要创造条件,激活、传播、辐射,让文明成为基因,形成气候,成为保障。”东胜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这需要精准深入地推动城市与人民的互动,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落到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日常工作中。
当前,东胜大刀阔斧推进城市更新,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生和人居环境、提升宜居品质等方面入手,补短板、强优势,从关心“有没有”“够不够”到升级为更在乎“好不好”“美不美”,让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进入精细化、智慧化新纪元。
“一天比一天好住,越来越有人情味。”这是建设街道亿利金威社区居民在点赞。
年,建设街道亿利金威社区拿到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荣誉。消息传出,居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实至名归”。活动多、点子新、设施全、服务好,群防群治、邻里互助、老人享老……在这个社区,文明的点点滴滴,都实实在在。
↑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一个级次分明、结构合理、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民本城市”发展体系基本形成。
这不仅意味着单纯的民生供给,更指向一种对“全人群”深层需求的观照——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人群,能够在城市中感受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并有为之奋斗的机会,进而增强对城市的认同。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一场更深层次的现代化探索拉开帷幕。这是新的跨越,也是新的出征,作为内蒙古承担“先行”重任的主城区,东胜,人城一体,势必守望相助、美美与共、同根共生、踏歌而行。
推荐阅读
鄂尔多斯市启用“医院”的公告时间定了!事关年艺术类考生!汇聚强大动力!东胜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来源:新华社(作者:毛晓)编辑:任施瑶审核:韩改琴朱少立校对:鲁敏新闻—投稿邮箱:ds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