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设备 >> 服装设备发展 >> 2024中国郑州残疾人辅助器具及康复
展会名称:首届黄河流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郑州)残疾人辅助器具及康复设备博览会简称郑州福祉会。
大会主题:“科技赋能·助残共享·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展览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展览时间:年7月1日-3日
布展时间:年6月29日-30日
预计规模:主题展馆㎡,划分为公益展区和商业展区。参展商预计多家,现场专业观众约多人次,在线浏览专业观众规模约30万人次,网上月浏览量约万人次。
康复器具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具,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定时电动翻身护理床可以满足日常翻身,电动轮椅可以满足行走、站立等。治疗师借助于一些器械对患者肢体功能作被动运动或手法训练,患者也可以利用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等。
我国康复器具行业
我国康复器具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总体而言国内康复器具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整个康复器具行业呈现出“大市场小企业”的竞争格局,中低端市场竞争偏激烈。我国医疗类康复设备及病房护理设备的市场规模为亿-亿之间,年增速20%左右。
目前我国的康复器具产业已初具规模,产品种类较为完善,但存在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弱点。行业内上市公司较少,A股上市公司中主要以鱼跃医疗、诚益通为代表,鱼跃医疗部分产品可归属于康复器具行业,诚益通通过收购广州龙之杰进入康复器具行业,正在排队IPO的钱璟康复是一家综合型的康复器具产品服务供应商;挂牌新三板的康复医疗企业主要有优德医疗、迈动医疗、诺诚股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提出,强化老年用品创新。加强服装面料、款式结构、辅助装置等适老化研发设计,开发功能性老年服饰、鞋帽产品。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实施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开发应用适老化日用产品和老年休闲陪护产品。完善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适时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引导车辆生产企业研发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适应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车型。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年中国康复器具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康复辅具是支撑养老、助残和康复医疗的基本技术产品。在各行各业纷纷走上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之路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康复辅具插上数字化智能化“翅膀”,是摆在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面前的一大关键课题。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和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根据“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我国将建成康复大学,促进康复服务市场化发展,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康复器械产品种类繁多,按照康复器械的功能将康复器械产品分为12个主类、个次类和个支类。按照应用领域分类,康复器械包括康复医疗器械、康复教育设备和辅助器具等。其中,康复医疗器械按照作用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康复评定器械、康复训练器械和康复理疗设备。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3.50%。与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在人口老龄化的驱使下,康复医疗器械作为近年来康复医疗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环,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
“数字基座”即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覆盖了基础设施的智慧设计、智慧监控、智慧运维、智慧运营,通过采用物联网、BIM、GIS、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设施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大脑。未来,康复辅具数字基座关键技术将为康复辅具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打造通用的数字生态基础设施,为康复辅具提供入网标识、状态管理、物联交互、在线控制、智能辅助、定位服务等功能,为养老康复领域各个应用场景实现智能化交互、集成化管理和大数据综合应用等提供保障。
在产品进出口方面,我国的康复器械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出口额有了明显增长。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康复设备出口额稳步上涨,年突破了67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10%,在全球康复器械市场上的占比加大。
在年康复设备出口额迎来增长的同时,国产器械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康复设备的进口需求增长大幅降低,同比增长仅8.68%,较年减少22.5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