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设备 >> 服装设备介绍 >> 织物防水剂厂家解疑环节防水性能洗后晾干
一、烘干(TD)与洗后晾干(LAD)
织物防水剂一般需要通过高温定形,使得防水剂分子力链于面料表面定向排列,形成致密的防水膜。而水洗过程会破坏其定向排列,水洗后通常需要再次高温整理,如熨烫、烘干(TumbleDry/TD)等,促使织物防水剂非晶区大分子链段在恢复伸展排列,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防水性能。
而洗后晾干(LaundryAirDry/LAD)是水洗后在室温下干燥,室温干燥温度较低,分子链运动迁移慢,织物防水剂非晶区大分子链段无法恢复伸展,导致面料洗前、洗后防水性能差异较大。因此,洗后晾干对于织物防水剂的耐久防水性能更为严格。
但在许多专业品类的纺织品标准中,都对产品的洗后晾干防水性能提出了一定要求。
GB/T—《专业运动服装和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规范》规定,专业运动服装和专业防护用品防水性能测试的洗涤方法,需按照GB/T—中的采用A型洗衣机,洗涤程序4N,连续洗涤3次,干燥程序采用悬挂晾干(A)。
GB/T—《户外运动服装冲锋衣》中要求,冲锋衣防水性能测试的洗涤方法按照GB/T—中的5A程序,洗涤3次,每次洗涤后同样采用悬挂晾干。
二、面料洗后晾干耐久防水整理
如果需要做到较好的洗后晾干防水性能,需要综合把控以下加工事项:
1)根据面料特性,选择适宜的织物防水剂,建议与织物防水剂厂家沟通是否需要复配交联剂进一步提高耐洗性,并在小试阶段进行多组测试,调整工艺配方;
2)在加工前,确认面料表面、轧辊、轧槽及其他加工设备无染料、助剂残留;
3)防水加工中严格规范机台规范操作,保证各工艺技术条件达到织物防水剂厂家预先提供的工艺设计标准,给予织物防水剂充分的交联条件。
在%尼龙面料的洗后晾干耐久防水功能开发中,技术人员将具有出色耐干洗、耐水洗效果的M无氟防水剂与EXT-3交联剂复配,设计多组工艺配方,不断优化烘干温度、时间、风量等工艺参数,为试验面料实现了洗前防水4~5级效果,洗十次晾干后3~4级效果:
试验面料:%尼龙面料
试验工艺:一浸一轧(压力:3kg,轧余率:74%)→烘干焙烘(℃×5min)
*参考测试标准:
防水:GB/T-《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洗涤:GB/T--4N-A《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