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备

全球宏观经济与大宗商品市场周报全球货物贸

发布时间:2022/8/24 19:58:03   
钙泊三醇软膏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8626.html

来源: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作者:陈臻、王骏

  第一部分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数据显示基数推动5月进口增速大幅上升但环比偏弱。出口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CPI涨幅符合预期,PPI则继续明显超预期。CPI中鲜菜上涨对冲猪肉拖累,服务、房租继续拉动非食品。PPI仍受黑色、有色、煤炭、能化等行业影响。金融数据显示5月信贷扩张放慢,信用收缩方向不变。虽然社融和贷款增量小幅回升,但居民中长贷等分项继续显著回落,暗示房地产销售不佳,可能将拖累开工和施工,不利于房地产投资稳定。总体上看,经济仍保持一定的上行,但部分指标走弱的结构性分化态势更加严重。外需韧性暂时维持,房地产投资风险持续上升。多部门已经开始计划应对房地产企业破产风险。央行则继续维持0投放,货币政策中性观望。此外,深圳发改委提出推进深市股票股指期货。

  

  风险事件方面,国内部分地区继续新增本地确诊病例,但控制在小范围内。海外尤其是印度疫情正在得到控制。总体上看疫情暂未显著影响经济。

  第二部分海外经济解读

  世界贸易组织定期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一直被视为全球贸易的综合领先指标。该指数通过采集主要经济体的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就当前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拐点提供早期信号,每季度更新一次,数值超过时表明全球货物贸易趋向增长,低于则表明全球货物贸易趋势疲弱。

  年5月28日刚公布的新一期晴雨表指数为.7,比基准值高出近10点,同比上升21.6点,反映出疫情形势下全球货物贸易的较强复苏力度。去年8月的指数曾一度跌至84.5,创历史新低,体现出疫情对去年全球货物贸易冲击的力度之大。本期晴雨表指标的所有分项指数均高于趋势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凸显了全球货物贸易复苏的广泛性,以及贸易扩张步伐的加快。在各分项指数中,出口订单(.8)、空运(.1)和电子元器件(.2)涨幅领先,与近期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测高度契合;鉴于消费者信心与耐用品销售密切相关,汽车产品(.5)和农业原材料(.4)的强劲指数反映出消费者信心得到改善。集装箱运输业(.7)的强劲表现显示在疫情期间全球海运保持良好状态。在封锁限制措施全面实施的年第二季度,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15.5%,但到第四季度,货物贸易已超过年同期水平。虽然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季度贸易额统计数据尚未发布,但预计同比增长将非常强劲,主要原因是近期全球贸易总体走强以及去年全球贸易因疫情打击而大幅下滑造成的过低基数。

  美联储逆回购规模连续五天创新高,   第一阶段,年6-9月将会释放缩减购置规模的信号;

  第二阶段,年9-12月则逐步开启缩减购债规模的政策调整,每月缩减-亿;

  第三阶段,年6-9月正式结束第五轮QE;

  第四阶段,年末或年初开始加息,-年会加速加息。

  6月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8票赞同和32票反对,通过了《创新与竞争法案》,计划拨款亿美元。该项法案主要包括航天、5G、美国制造、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无人机、医学研究等领域。其中,亿美元将用于半导体和电信设备的生产研发,而芯片业又是研发的重中之重。美国本来就是全球芯片产业的霸主,从芯片设计的市场占比来看,美国基本上垄断了全球50%左右的成品芯片市场,在高端芯片市场更是占了八成以上的份额。这笔预算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美国在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和个别领域的垄断地位。除了科技领域的推进发展,该法案也提及与中国的科技竞争,以应对所谓的中国科技威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国怎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是美国自己的事情,但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拿中国说事,把中国当作“假想敌”。可以想见,随着法案的通过与实施,美国将在科创领域投入巨额的资金,有利于推进全球科技发展,但是也会大幅加大我国的科技竞争压力。

  美国5月通胀指标大涨,CPI同比上升5%,创近12年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上升3.8%,创近29年新高。美国CPI暴涨主要源于能源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两大行业分别同比上升28.5%和20%。服装行业上涨速度也比较快,同比上升5.6%。美国通胀大幅上升主要由两个原因产生:一方面,美国超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的。拜登政府1.9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以及美联储大量“放水”导致流动性泛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疫情逐渐好转,逐步解封放开,美国民众报复性消费大肆扫货,叠加美国社会具有2万亿美元存款,二手车、家具、电器被一扫而空,旅游和度假促进了机票、旅店价格上涨。随着CPI屡创阶段性新高,美联储缩表预期将越来越强烈。

  

  随着欧盟27国各自完成国内的批准程序,有关增加欧盟长期预算中的“自有资源”收入的决定于当地时间6月1日正式生效,这就标志着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得以启动,计划在-年间向国际资本市场最多筹集亿欧元。这笔资金主要在绿色行业和数字化领域进行投资,帮助经济走出衰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绿色领域一直是最近十几年欧盟   今年一季度日本季调GDP修正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比上季度减少1.0%,换算成年率为-3.9%,与初值年率-5.1%相比有所上调。其中,企业的设备投资从初值的环比-1.4%修正为-1.2%,上调的主因为包括总体医疗费等在内的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从初值的-1.8%改善至-1.1%以及民间库存增加。个人消费从初值的-1.4%修正为-1.5%,反映出疫情下的紧急状态令对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造成的影响比预期更大。日本经济原本在去年下半年实现复苏,第三和第四季度环比上升。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出现拐点还是与疫情有直接关系,一季度中日本将近有两个半月处于紧急状态之中,期间政府将要求民众尽量避免外出;公司等机构将尽量居家办公人员扩大到70%;大型商业设施、提供酒类的餐厅等停业;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原则上不能有现场观众。日本经济主要靠个人消费驱动,个人消费占日本GDP的半壁江山,紧急状态令直接导致日本消费萎靡不振。为弥补商场损失,紧急状态期间政府对停业和缩短营业时间的店铺等提供补贴,这也是季调GDP中政府最终消费出现上调的主因。

  年一季度印度全国名义GDP为.9亿卢比,剔除物价因素与去年同期相比,实际增长1.6%。印度产业结构较为分散,GDP中占比最高的贸易、旅馆、运输及通讯业仅占18.4%;占比第二和第三高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商业服务”以及制造业分别占17.1%和16.2%。一季度中,第二和第三大产业表现抢眼,同比提升5.4%和6.9%。农林牧渔行业与“公共管理、国防和其他服务领域”以及建筑业分别同比提升3.1%、2.3%和14.5%。不过,最大产业贸易、旅馆、运输及通讯业却同比下滑2.3%,说明第一季疫情对于印度旅游行业的冲击依然存在。

  按一季度平均汇率折算,印度一季度GDP为.6亿美元,英国经济约为.1亿美元,法国经济经过修正后略微超过亿美元。年,印度经济就已经超越英法两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但年下滑速度过快而退居第六位,今年一季度再度重返第五位。

  

  

  第三部分外汇市场解读

  美元指数:欧元英镑表现强劲,美债收益率触底反弹,美元指数尾盘升0.49%报90.51,周线创5月初以来最大涨幅;美元指数筑底接近尾声,一旦出现政策转向信号将会继续反弹,   欧元/美元,欧洲央行议息会议维持鸽派,欧元承压,欧元兑美元跌0.51%至1.,上周录得4月底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欧元前期的上涨主要是美指弱势所致,美元一旦走强则使得欧元承压;经济比较弱势影响,以及美元将会再度反弹走势继续拖累欧元,欧元中期仍将偏弱,将会继续测试1.2关口;未来随着欧洲疫情的有效管控和经济的复苏,欧元有上涨空间,当前运行区间为1.18-1.25。

  英镑/美元:英国经济增长数据不及预期,变种病毒迅速蔓延,可能导致大部分地区无法像之前希望的那样在6月21日全面重启,英镑兑美元跌0.49%报1.;随着英国放松封锁风险加大,叠加受美英经济比较优势和美元再度走强影响,英镑将会走弱,不排除跌破1.4的可能;长期,硬脱欧风险基本解除,英欧经济关系重塑,对于英镑的阻力解除;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风险影响愈发减弱;经济渐进复苏支撑英镑;随着利好出尽和美元强势表现,我们认为英镑会在1.-1.42区间震荡。

  日元/美元:受美债和美指影响,叠加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降低了对日元的避险需求,美元兑日元涨0.32%至.68;短期内,日元强势表现减弱,中期受美债收益率和奥运会举办中的风险影响,日元将会继续偏弱走势,短期调整不改长期弱势,暂时继续看多美元/日元,依然上探继续上涨可能性大。

  美元/离岸人民币: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且有顶层需求,叠加美元整体弱势,人民币继续走强,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继续走低,最低达到6.。短期内受美元和政府导向影响,人民币升值势头减缓,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再度回落至6.,即使因国内经济强势和美元弱势而出现小幅升值,人民币也难以上探6.2的前低位置;随着美国经济持续走强和货币政策逐步转向支撑美元,人民币将会再度走弱。   第四部分本周重要事件及数据回顾

  

  第五部分下周重要事件及数据提示

  

  第六部分周度资金流向统计

  

  第七部分期货市场一周简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2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