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设备 >> 服装设备市场 >>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联通欧亚魅力无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位于新疆天山北麓,是“一带一路”核心区重要承载区。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新疆首个国家级经开区,规划管理面积平方公里。
经过26年的改革发展,经开区(头屯河区)已成为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开放的先行区、高标准营商的示范区。年1月经开区与市辖行政区头屯河区合并,实行“区政合一”,成为集国家级开发区、行政区、国际陆港区、综合保税区及若干特色功能园区于一体的复合型、综合性园区。年全疆首家千亿园区在这里诞生、年本级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年成功创建西北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疆首个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园区、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排名第78位,较上年跃升53位,成为西北地区政务环境最优、投资环境最佳、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园区之一,并获得商务部点名表扬。
今年10月,年度自治区园区(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出炉,其中,经开区(头屯河区)以83.74的总分,雄踞国家级园区(开发区)榜首。
经开区(头屯河区)位居西部边陲,何以在众多的开发区中脱颖而出,展现出它迷人的魅力?
装备制造高地隆起发展势头迅猛
来过经开区(头屯河区)人都会吃惊,这里竟然云集着众多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制造企业。一个先进装备制造高地已经在西部大地上隆起。
据公开数据显示,年,经开区(头屯河区)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比增长7.2%;工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12.2%。
为构建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该区先后引进了东风汽车、新研股份、陕汽集团、中国重汽、铁建重工、中国中车、广汽集团、江苏金昇、正威集团、百纳威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以钢铁冶金、烟草制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钢材精准研发应用并实现量产。
以广汽、上汽、陕汽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逆势增长,地产乘用车份额不断提升,商用车出口实现倍速增长。以风电、纺织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量质齐升,金风科技荣获“全国质量奖”殊荣,卓郎带动全疆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以正威、百纳威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新材料实现新突破,手机出口总量超百万部,智能设备产量超万部,全疆首台地产笔记本下线,十万吨精密铜线项目顺利投产。工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新引进工业项目23个,投资总额达亿元,占招商引资总额七成,汉能汉瓦、创泽机器人、奎开电气等17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崛起,带来了产业链的聚集,一大批新动能产业伺机而动。为助推软件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该区的新疆软件园成功引进海康威视、浪潮、天地伟业等龙头企业,天山云计算产业基地开园运行,入驻企业达38家,90家企业享受云服务便利,企业上云数全疆第一,“一园两区”成为全疆首个5G示范园区。
在软件信息产业的带动下,电商发展渐具规模,电商产业园交易总额近亿元,注册企业超过千家。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占全市半壁江山。实施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工程,辐射带动企业家,产业集聚度达到63.4%。新疆创新试验区先进制造业创新联盟集群持续扩容,入盟企业、院所、协会突破60家。创新主体培育力度不断强化,新增创业企业余家,注册资金达35亿元。
开放新格局形成建设潜力巨大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经开区(头屯河区)从边陲跃上开放的前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使经开区(头屯河区)备受瞩目。
近年来,经开区(头屯河区)全力推进国际陆港区、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两河片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开放之路。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开放新格局,为今后经开区(头屯河区)更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植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经开区(头屯河区)以“中国21世纪向西开放、面向欧亚的新经济平台”为愿景,规划67平方公里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提出“集货、建园、聚产业”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标志性工程,成为开辟欧亚市场的最佳途径。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专业发运场站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年发运能力达列。陆港区建设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刘少华介绍,陆港区的中欧班列数量由最初一年的55列,发展到年已达列,目前,开行班列线路达20条,通达中亚及欧洲18个国家、25个城市,运载货物达多个品类。搭乘中欧班列,可2天抵达哈萨克斯坦、8天抵达俄罗斯、16天抵达荷兰。
集结天下,“陆”通亚欧,更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味道”搭乘着中欧班列驶向世界各地。围绕“集货”,国际陆港区推进班列高质量发展,外贸额实现了稳步增长。年开行班列线路达21条,通达中亚及欧洲19个国家、26个城市,运载货物也由最初的日用百货、服装产品拓展至汽车零件、机械设备、水暖建材、电子配件以及地产农产品等多个品类。
围绕“建园”,完善设施及平台功能,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乌鲁木齐在全市范围打造14个实体工业产业园,确定连续三年,每年实现亿元工业投资,累计投资约70亿元。相继完成了综合保税区、多式联运中心、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等一批支撑性项目。年陆港区共有重点项目建设51个,其中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
围绕“聚产业”,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增强,先后引进了以百世物流、华铁联达、环世物流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企业,以邮政速递、河南保税集团、百世物流等为代表的国际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截至今年上半年,陆港区现有企业2余家,其中新增注册28家。上半年,根据乌鲁木齐邮局海关数据,陆港区跨境电商出口商品万件,仅全面复工复产后的5月份单月就达72.37万件,几乎达到年全年总量。
做为“聚产业”的重要承载,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自年6月正式封关运营以来,渐显“磁石”效应,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综合保税区。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41平方公里,紧邻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乌奎高速公路、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原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异地新建,是继阿拉山口和喀什之后,新疆建设的第三个综合保税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将努力打造成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并依托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区港联动,按照“集货、建园、聚产业”的思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陆港区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经开区(头屯河区)区长张峻祥说,按照“集货、建园、聚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将陆港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标志性工程。
瞄准国家战略,经开区(头屯河区)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推进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纺织服装产业引领区。作为“三城七园一中心”的核心区,纺服中心承载着纺织服装产业的国家发展战略,按照“一年建设招商,两年基本建成,三至五年全面运营”的目标,以开发建设纺织服装商贸交易区、商贸支撑区、文化展示区、服务配套区四大功能板块,引领产业总部、服务中心、文创展示旅游购物、特色商业街区等十大业态为支撑,打造集研发、设计、展销、结算“四大中心”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建成连接国际、国内两个13亿市场的纺织品服装贸易集散地。
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推进“妈妈式”服务
区位优势、政策利好、经济前景,这些都是吸引中外客商来经开区(头屯河区)投资兴业的动因。
而该区优质营商环境则是让中外客商做出落户决断的重要因素。
“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是经开区(头屯河区)对客商和驻区企业的承诺。多年来,该区始终把这一承诺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赢得了广大中外客商和驻区企业的肯定。
细心的人发现,经开区(头屯河区)的服务理念,已经悄然从“保姆型”改为了“妈妈型”。虽是两个字的区别,但从“保姆”向“妈妈”的改变却是一次“跨越”。
以“妈妈式”全天候的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经开区(头屯河区)通过成立各项目分指挥部、设立“项目专员”、不断优化审批服务等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经开区头屯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查新明表示,该区去年以来大力推行“妈妈式服务”,坚持“墙内的事情企业管、墙外的事情政府办”,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全程无忧”。
年底,政务服务中心经过半年的改造升级,可实现项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改造升级后,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部门39家,可办事项项。按照行业分类、部门业务关联的原则,政务服务中心重新规划,还设置了“社会事务服务区、公安服务区、社保医保区、企业服务区”等综合受理区,将各个职能部门归纳到相关的服务区,工作人员可更集中办理相关业务。
经开区(头屯河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单经康说,改造后的政务服务中心还引进了各类公共服务单位,组成“公共服务区”,可提供水、电、气、暖、邮政、银行等相关服务,真正实现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目前,经开区(头屯河区)集中梳理出了项“马上办”事项、68项“网上办”事项、项“一次办”事项和27项“就近办”项目。同时,经开区(头屯河区)“最多跑一次”网上办事大厅事项上线率达75.8%。
很多在这里投资的客商说,经开区(头屯河区)是助力企业描绘蓝图、创造价值的理想福地。
良好的生态、便捷的交通、充裕的资源、周到的服务,使这座新城处处蕴藏着希望、奔涌着商机,已逐步成为推动新疆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商所了解和认可。
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开区头屯河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对未来高质量发展也更有信心。经开区头屯河区将继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意志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